3月初,从广州火车站地铁口到站西广场这一路上,午后逐渐变得忙碌起来。拉货的、进货的人摩肩接踵,街道上人们的交谈声中掺杂着匆匆赶路的脚步声。在这里,行走的人们会成为“拉客仔”的目标。一声“靓仔”“靓女”之后,“拉客仔”便会有了开头那句询问。遇到有意购买的顾客,“拉客仔”们便带他们前往商城看货。
“3·15”前,记者以1300元的价格购得一只原价25600元的某品牌手袋,不仅获得包括发票在内的整套“配件”,还能在网上实时查询到该手袋通过物流企业韵达公司在“香港中环揽收”“深圳口岸清关”等信息,假品牌手袋摇身变成“海外专柜正品”。
所谓海外代购奢侈品已形成“假代购”产业链,从商品包装到物流信息,都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骗局。有律师称,售卖“假大牌”的商家、协助伪造物流信息的物流企业等,不仅需要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以低廉价格销售高仿LV包装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引发消费观念扭曲。在当今社会,一些消费者可能被低价吸引,购买了高仿品或假冒伪劣产品,这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金钱,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负面的消费体验。同时,这也会加剧市场混乱,降低正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物流企业伪造物流信息,协助售假的行为,也要承担三类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消费者买到假货,除了对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出索赔,还可以把伪造物流信息、协助售假的物流企业告上法庭,因该行为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物流企业没有合法经营,伪造快递信息,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对此类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改正、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在刑事责任方面,协助售假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廖建勋建议,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起行政投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