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结婚登记数创新低:多重因素致45年来最低记录

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下探,创45年新低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片[1]_2024年结婚登记数创新低:多重因素致45年来最低记录_知途无界

一、主要背景

根据民政部官方网站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较2023年的768.2万对下降了20.5%,创下自1980年以来的45年新低。

二、原因分析

  1. 适婚年龄段人口总量缩减
    •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下降是一个长期性的趋势,这主要与适婚年龄段人口总量缩减等因素有关。
  2. 晚婚、不婚趋势上升
    • 晚婚、不婚等现象日益普遍,这是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对婚姻的看法也更为开放和多元。
  3. 经济压力增大
    • 经济调整期带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预期下降等问题,使得许多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高昂的房价、物价、彩礼以及育儿成本等经济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婚姻焦虑。
  4. 性别比例失衡
    • 性别比例失衡也是影响结婚登记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全国20岁-40岁的适婚年龄段人口男性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性别比为108.9(女性=100)。这种性别比例失衡导致部分男性难以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5. 文化习俗影响
    • 部分地区的文化习俗也对结婚登记数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全年(农历)没有立春,被民间称为“两头无春”,被一些人认为不宜结婚,是“寡妇年”。尽管民政部对此进行了辟谣,但这一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人的结婚计划。

三、社会影响

  1. 生育率下降
    • 结婚登记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育率。婚内生育占比高达95%以上,因此结婚登记数的锐减预示着出生人口的进一步萎缩。
  2. 老龄化问题加剧
    • 随着结婚登记数量的减少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将愈发严峻。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短缺与养老压力的增大将成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3. 房地产市场受影响
    • 学区房的需求随着新生儿的减少而逐渐降温,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4. 教育领域调整
    • 小学入学人数的未来大幅缩减可能引发乡村学校的合并潮加速,高校亦将面临生源不足的严峻考验。

四、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结婚登记数量下降带来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通过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2. 塑造婚姻友好环境
    • 降低婚姻成本、抑制高彩礼、降低买房或租房负担等,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线下交流机会和婚姻友好环境。
  3. 加强宣传教育
    •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婚姻和家庭生活。

综上所述,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下探创45年新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年轻人自身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点个赞,支持一下吧!
点赞35 分享
To beleve , each day the sun wll not lve up to ther own smle.
要坚信,每一天的阳光都不会辜负自己的笑容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评论!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