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人造肉第一股”别样肉客(Beyond Meat)公布2024财年报告,全年收入为3.265亿美元,同比下降4.9%;经营亏损为1.56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47.8%,股价更是一路下跌。由于连年亏损,别样肉客(Beyond Meat)宣布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暂停中国市场的运营,并裁员95%。这一消息标志着又一巨头退出中国市场,同时也反映出“人造肉”这一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概念,如今正面临市场热度的显著降温。
![图片[1]_又一巨头退出中国:被捧上神坛的“人造肉”,市场热度降温_知途无界](https://zhituwujie.com/wp-content/uploads/2025/03/d2b5ca33bd20250311093439.png)
一、人造肉市场的兴起与衰退
- 兴起阶段:
- 2019年,别样肉客(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暴涨163%,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佳IPO纪录。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人造肉汉堡列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比尔盖茨也放言:“人造肉和犁是改变世界的突破性技术。”
- 在中国,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等知名餐饮品牌纷纷推出人造肉产品,引发市场热潮。
- 衰退阶段:
- 从2021年开始,资本逐渐熄火,已成功上市的人造肉企业普遍处于亏损裁员状态。
- 消费者的不买单直接导致后续市场的萎靡和收缩,人造肉相关产品在商超、餐厅、线上电商平台等渠道的销量均不尽如人意。
二、人造肉市场面临的挑战
- 口感与营养价值:
- 尽管人造肉在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消费者对于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的接受度仍然有限。
- 据《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的数据显示,74%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复购人造植物肉产品,主要是因为觉得其口感不如普通肉类。
- 价格因素:
- 人造肉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市场价格也普遍偏高,难以与传统肉类产品形成有效竞争。
- 消费者认知与接受度:
- 部分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概念和安全性存在疑虑,影响其购买意愿。
- 营销过程中的激进策略也可能引发消费者的反感。
- 市场竞争:
- 中国人造肉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 众多初创企业和老牌企业纷纷入局,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变。
三、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人造肉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仍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高,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人造肉有可能成为传统肉类产品的重要替代品。然而,这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口感改进、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人造肉”市场的热度已经显著降温,但未来仍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在面对挑战的同时,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 版权声明
文中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受限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复杂性,可能存在误差或遗漏。我们已尽力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但对于因信息变更或错误导致的任何后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需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尊重原作者的版权。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